笔趣阁

爱来阁>历代王朝更迭 > 第124章权欲的膨胀(第1页)

第124章权欲的膨胀(第1页)

平心而论,王莽是一位实力非常雄厚的人。王莽生于贫寒之家,学了《仪礼》之后,无时无刻不扮演着儒生的角色,赢得众人赞赏。刘欣在位之时,他被贬回封地,整整三年与权势绝缘。可刘欣一过世,在无能的董贤的帮助下,他以胜利者的姿态重归长安。因为刘欣如刘骜一样未能留下后代,权力真空。在权力过渡之时,王莽的出现弥补了皇位的空缺,也使得他的理想终于有条件实现。

擅长作伪的王莽在他被贬的这三年里,声誉不降反升。为了声誉,王莽逼他的中子王获自杀,因为王获杀了一个家奴。历史再次重演,不同的是对于王立而言,舍不得孩子保不住自己。而王莽则是舍不得孩子,赢不来名声。这世上的东西当真是要一物换一物的。

刘欣当政期间,生了一次日食,由此召回了前丞相孔光,同时也将王莽召回长安。由于王莽权势太大,刘欣不敢顺意委任他一官半职。自董贤死后,王政君让朝臣推荐大司马的适合人选。然而,朝廷此时最缺的不是大司马的位置,而是皇帝还无人当。由于刘欣没留下儿子,王位继承人是个最大的问题。可王政君偏偏让人先选大司马,很明显就是想让大司马擅权。

大多数朝臣认为王莽最适合做大司马,六月二十八,王莽被封为大司马,名正言顺地掌握大权。王莽掌握大权,不是因为他政治手腕高明,而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如果大汉此时出现一位能人,王莽就不能掌权。

王莽此次归来,是以重新复活的身份出现,即今天的王莽不是昨天的王莽。第一次当大司马,王莽很听王政君的话;第二次当大司马,王政君在王莽心中的地位就有一点悬。想当初,王政君叫王莽走,王莽不会留;王政君让王莽留下,王莽不会走。然而,今天的王莽长大了,王政君让他走,他不会走;王政君叫他别杀人,他不会同意。

此刻掌权,王莽要将三年的怨气给出完。当年,王政君想杀赵飞燕,耿育编造出一大堆歪理邪说,刘欣成了赵飞燕的保护伞,致使王政君一年多的努力功亏一篑。王莽负责调查刘骜的死因,最后赵飞燕没死,他恨她入骨。王莽说,赵飞燕妖媚得紧,迷惑刘骜,该死;赵飞燕杀害刘骜的儿子,下药毒害后宫美人,该死;赵飞燕支持尊称傅昭仪为皇太后,破坏宗法制度,该死!

三个该死加起来,赵飞燕还是该死。死罪宣布后,赵飞燕被赶到傅昭仪住的北宫。一个月后,赵飞燕被贬为平民,配为刘骜守墓。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可怕的日子莫过于无人理会。美人赵飞燕受不了坟墓外的孤寂生活,最终只能是自杀身亡。

至于想斗垮王氏集团的傅昭仪,王莽自然也不会放过。先,傅昭仪通过硬抢活赖所得到的一切全被王莽剥夺了。王莽将定陶的标签贴回,改称傅昭仪为定陶共王母,改称丁皇后为丁姬。大人物做事,一定除根,王莽也不例外,他将傅、丁外戚成员全部免职流放。

傅氏集团中有一个另类,这人就是傅喜。傅喜不喜欢玩政治,政治也不喜欢玩他。王政君下诏,命傅喜为特进。大靠山刘欣在世时,傅喜不喜欢官;靠山死了,傅喜更不喜欢。傅喜不喜欢政治,但能看懂政治阴谋,知道特进不吉利。傅喜不接受,王政君便遣他回封地养老,此人是个妙人,及早地从政治当中抽身出来,也能得享了天年。

后宫稳住了,傅、丁外戚也稳住了,第三个目标就是董氏家族。刘欣为了表达爱意,将所有东西都送给董贤。董贤死了,王莽一要除根,二要抄家。除根就是将董氏家族全体免职流放,抄家就是收回刘欣所给予的赏赐。

据说,王莽从董贤家中抄走的钱可以盖一座长安城。

明处的敌人都死了,暗处的敌人和潜在敌人自然也不能放过。曾经阻挠王莽的何武和公孙禄,也被王莽罢免。

大凡厉害的人,都希望自己身边是有用之人、能用之才,王莽也不例外。外敌被诛灭后,王莽着手清理集团内部的毒素。王氏集团具有很强的腐败倾向,特别爱钱。像王立一样为了钱什么都肯做的大有人在。王莽爱名,不爱钱。为了名,王莽需要清除爱钱的人。王莽不方便弹劾王立,他叫孔光出马。王莽和孔光都是重新复活的人,王莽有权,孔光乖巧,两人心意相通,真是最佳拍档。如此默契的感觉,只有孔光和王莽能够说得清,道得明。他俩诚心合作,准备做一出戏给王政君看。

孔光对王政君说,王立没有大脑,收受奸人淳于长的贿赂,有辱王氏家族名声,应该将他踢出长安。这本来是一出精彩的好戏,只是台词不行,王政君不喜欢。见王政君不同意踢王立,王莽就说,如果王立不离开长安,他就要朝臣罢工。朝臣罢工,王政君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吓得话都说不出来。

达成目的的王莽又连忙安慰王政君,说只是让王立回封地休息,等长安平静了,他会接王立回来。王莽长大了,王政君老了,王立只能乖乖地听从王莽的指示离开长安。

王莽大权在握后,欲壑难填。他吃定朝臣,何武和公孙禄不听话,被罢免了;吃定傅、丁外戚,全都被免职流放,清心寡欲的傅喜除外;吃定董氏家族,全都被免职流放,查抄董贤家产;吃定后宫,逼死赵飞燕。他以司马之位,左右着大汉江山。

长安落入了王莽手中,王莽便着手迎立新皇帝。大汉朝廷无能人,刘氏皇子更衰微。刘骜只有两个兄弟,一个是刘康,另一个是刘兴。刘骜爱刘康,刘康短命。刘骜生不出儿子,选立太子,在刘兴和刘欣二人中选择。傅昭仪教导有方,刘欣被选为太子。

相似的历史事件很多,相似的刘氏家庭更多。刘兴无能,也早死,留下一个儿子,叫刘箕子。刘欣没有儿子,他死后,朝臣都觉得应该迎立刘箕子。刘康和刘兴都没福当皇帝,但他们的儿子替他们达成了心愿。刘箕子只有九岁,仅凭这一点王莽就喜欢他。那是因为刘箕子小,需要太后辅政。王政君辅政,就等于王莽辅政。

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九月一日,刘箕子登基,王政君临朝听政,王莽处理政府事务。这里需要特别说明,孔光仍是丞相。按照惯例,丞相负责政府工作,而不是大司马。事实上,政府工作交给了王莽,这也表明孔光是可有可无的。

掌权后的王莽,开始挥他的创造力,实现改革家的梦想。为了迎接新时代,王莽改丞相为大司徒,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大司马保留。名字改变,工作性质不变,大司徒仍是管理政府事务,大司空负责监察,大司马掌握军权。从这一举措来看,王莽的改革与何武的改革没多大区别,都是改名字不改实际内容。王莽的改革创造性不大,属于假改革。

大腹便便的王莽,其专权的蛮横样谁看了都恶心。大司空是彭宣,负责监察。然而彭宣知道王莽有问题也不能说,他辞职。不能处理政府事务,看见别人辞职,孔光也觉得再干下去没意思,跟着递交辞职信。

王莽刚刚掌握长安,老前辈纷纷辞职回家,这就是打王莽耳光,对王莽的名誉有损。王莽爱名誉就如王立爱金钱,他们两叔侄的欲望都很深。然而,王莽很聪明,知道获取的方法;王立很笨,总将事情搞砸。

孔光的资格很老,王莽不放走,命孔光当皇帝的老师。让孔光当老师,王莽真会想,既不损他的名誉,也不伤孔光的心。回想大汉历史,好多厉害人物都当过皇帝或太子的老师。让高手当老师,走到这一步后,进可攻,退可守。

现在的王莽,就像电影《东邪西毒》中的独孤大侠,因找不到真正的对手而被孤独感包围。自从王莽复出,他没遇上一个能够跟他对着干的高手,好不寂寞。王莽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垮傅氏集团,剩下的董氏集团更是不堪一击。而且三公之中孔光非常乖,何武和公孙禄有与王莽决斗的雄心,但没有实力。放眼长安,王莽独步天下,无人敢叫阵。

没有对手的日子是苦闷且寂寞的。为了打时间,王莽决定挑战自己。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王莽到益州郡(今云南晋宁县东晋城镇)抓来三只野鸡,一只全白,两只全黑。王莽告诉王政君,说这三只野鸡是稀有动物,十分吉祥。王政君读书不多,不能理解王莽的深意,让王莽用白野鸡祭祀太庙。

熟读古文的人都知道,白野鸡与周公有关系。王莽抓来白野鸡,绝不是为了祭祀太庙,而是想自比周公。大汉有一堆书呆子,他们借用典故,马上迎合王莽,说王莽是第二个周公。

曹操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王莽也想说这句话。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王莽收买人心只为一个目的——得到天下。走到今天,王莽这条不知足的大蟒蛇终于准备吞掉大汉江山,登基称帝。

白野鸡一事上,朝臣一致称王莽是安抚大汉的不二功臣,功勋盖世,应该被封为公爵。在中国古代,公、侯、伯、子、男,是最基本的级别。王莽由侯爵晋升为公爵,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作为一个聪明人,王政君很快看出了端倪。无奈之下,她只好答应封王莽为公爵。诏书颁布,王莽不接受,说应该先封孔光等老臣。王莽这么做,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想要某些东西,胡乱拉个陪衬,刘欣已经将这招用老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王莽不愧是作伪高手,王政君连封四次,王莽拒绝四次。按照常理推论,事不过三,三次后,王莽就要接受。然而,王莽总是喜欢打破常规,喜欢破纪录。王政君知道,她辅助刘箕子,已经是骑虎难下。

王政君老了,只能委曲求全,迁就王莽。王政君第五次封赏,王莽突然称病在家。为了踢王立回家,王莽拿罢工威胁王政君。现在王莽真的罢工,王政君真的傻眼了。王政君也是精通政治争斗之道的人,她稍一寻思,就明白王莽的意思。王政君封太傅孔光为太师,增加采邑一万户,还加封别的三个人。封完陪衬品后,王政君封王莽为安汉公,增加采邑二万八千户。王莽找不到对手,能遇上王政君这半个知己,已经很幸运了。

要理解今天,应该多读历史;要理解王莽,更应该多读历史,尤其是周公时代的事。周朝有一位大功臣,人称周公。周公是大贤人,不仅儒家推崇他,而且历代君王也格外推崇,甚至就连造反的人对他也颇为敬佩。王莽最是推崇。在周朝,有三公,分别是太傅、太师、太保。孔光被封为太师,王莽被封为太保,可见安汉公志向不小。王莽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欲望,他就能够权倾朝野。王莽的欲望远非一个安汉公就能满足的。

王政君封赏孔光等人为王莽衬托后,王莽接受封赏开始上朝。王莽不爱钱,不要二万八千户邑的经济赏赐,说等大汉百姓生活好了才领受。王莽几次推辞,最后只要名,不要利,真是作伪高人。

政治悟性很高的王政君能会王莽的意,但她的反应太慢,居然让王莽接连推辞了五次。对王莽这种干大事的人而言,时间比生命宝贵。为了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王莽决定向王政君动第一轮权力争夺战。王莽授意朝臣,让朝臣奏请临朝听政的王政君将任免、提拔地方官员的权力交给王莽。

这一年,王政君七十二岁了,她已经没有精力同王莽抗争。于是,她批准朝臣奏请,将政府事务交给王莽,把任免、提拔官员的权力也交给王莽。从此,王政君就是一个手握玉玺,徒有其名的闲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王莽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那么一天。他恨不得手中所握的权力再大一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