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来阁>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 第168章 太后不懂治国(第1页)

第168章 太后不懂治国(第1页)

张蔷低头沉思半晌,心里掰起指头在算手上的牌:厂卫刚遭受重创,重建厂卫并恢复战力,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内操军在太上皇手里,从上次的哗变来看,张胜还没有能力掌握内操军;

京营成了勋贵养老院,急需整顿,工部那边的新式火枪还无法量产,黑火药的配方还需要优化……

算来算去,自己手里还真没有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军队,一旦有藩王作乱,本来就很脆弱的大明,不用李自成造反,不用满清入侵,自己就能把自己打没了。

此时此刻,确实不宜动藩王。

“两位大人老成谋国,说得极是,关于福王的处罚,下来再讨论。”张蔷让法容拿回那张统计表,她拿起来扬了扬,“这笔钱怎么分配,本宫记得当初曾让郭大人牵头出一份方案?”

郭允厚从袖中抽出一份折子,为难地说:“地方府督与户部的意见很难统一,老臣这份方案,很不成熟,不好递上去。”

“哦,看来,是利益分配不均,各方还没有摆平,”张蔷把一沓折子,连同自己画的那张统计表,一起装进匣子,推回去,“户部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再商议,本宫给几点意见。”

黄立极和郭允厚立即站起来聆听。

“第一,官店的收入,地方要拿大头,用于兴修水利、教育投入、赈灾救济、新作物推广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减轻中央财政的负担。

第二,官店的经营人员,尽量雇用地方官员的亲族和家人,算是给官员们的一点福利,这些人员随着官员的升迁而变动,也方便后来的人监督前面之人,避免像以前那样,新旧交替中湮灭掉。

第三,既然是官店,当然要经营官府专卖的盐铁酒茶,担负起推广新农具和新作物的责任,更要在荒年,协助朝廷赈灾……

第四,管店收入的使用情况,纳入地方官员的考核项目中。

第五,允许还没有开设官店的府县,酌情开设官店。

其他细节,你们下去补充,本宫先讲这三点,这些折子,郭大人先拿回去,下次再送来材料,希望按各省汇总后,附上这样一张统计表,而不是让本宫来作统计……”

“臣惭愧,”郭允厚双手接过法容递上来的匣子,“谨记太后的旨意,这就回去处置。”

捧着匣子,与黄立极一起告辞,二人走出乾清宫,都松了一口气。

黄立极这个辅,自魏忠贤倒台后,一直当得战战兢兢,新天子登基,太后秉政后,他基本上在内阁打酱油,就是想看这位年轻太后的笑话。

不止是他,次辅施凤来,以及今年新入阁的其他阁臣,于政事方面,真是没什么建树。

神宗朝的李太后,还有张居正撑腰,大家都在翘以盼,这位年轻的张太后,要选谁做本朝的张居正呢?

黄立极适逢其会,但他选择了不作为,今日,太后的表现,给他上了一课,内阁众人,再站在干岸上看戏,估计离罢官也不远了。

于是他主动对郭允厚道:“郭大人,您们户部几时安排讨论会?本官也来听听,前段日子,对清查官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帮上忙,让郭大人受累了。”

郭允厚心里冷笑:这是看到清查出这么多银子,想来分功劳来了?

“下午,下官回去就开会讨论,大人能来么?”他不客气地问道。

“能!”黄立极回答得很痛快,丝毫也不觉得郭允厚的态度不好。

下午,由郭允厚牵头,户部左右侍郎,和十三省清吏司的主事参与讨论,关于地方官店的收益,该如何分配的问题。

辅黄立极、和十三道御史应邀列席会议,御史们对清理官店,本来就议论纷纷,多数人的意见是,朝廷的行为是在与民争利。

新天子继位,太后奉命秉政,既不关注辽东的建奴,又不关注国内频繁的天灾,却先关注做生意的官店,根本就是舍本逐末。

更有人怀疑,太后会不会处理政事啊?

许多御史都拟好了弹章,想规劝太后,把精力放到政事上来,最好恢复到天启初年那种“众正盈朝”的局面,处理政事,还得是两榜进士出身的读书人。

今日来列席会议,御史们是抱着批评的态度来的。

当会议主持人郭允厚,一份份地公布各地回来的清理结果时,御史们听得义愤填膺,不等会议结束,一封封花团锦簇的弹章,已经在心中酝酿而成,半年的弹章任务,都能完成了。

可惜,他们只是列席会议,没有言权。

当郭允厚宣读完太后对今日会议的几点意见后,御史们再也坐不住了,根本忍不到散会,就要撸起袖子提意见了。

有年轻的御史气得面红耳赤,挥着手大喊:“成何体统?成何体统?让地方官行商贾之事,简直有辱斯文!”

还有人一脸担忧:“还要在没官店的府县,开设官店,明晃晃地与民争利,朝廷连脸面都不要了么?”

云南道御史杨维垣,几年前为了巴结魏忠贤,出面弹劾杨涟等,后来在崔呈秀的授意下,弹核裕安太后,以前还是裕妃的张蔷两宗罪。

要不是朱由校护着,张蔷就要再次被打入冷宫,儿子被夺走,再也别想翻身。

后来,见没有扳倒张蔷,他又辗转托到刘鸣谦的名下,向裕妃示好,被张蔷以“后妃不得干政”的理由,给驳了回去。

如今裕妃升级为裕安太妃,魏公公缩在太上皇身边,只求活命,杨给垣同其它阉党成员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思来想去,索性豁出去,搏个直臣的名声,最好能挨几下廷杖,求得青史留名。

挨过廷杖,对于大明文官来说,是值得他们骄傲一辈子的事,大明官员的价值观,就是这么扭曲。

今日,见现场的同仁们群情激奋,他觉得,这是他搏取直名的一个好机会,于是他不甘示弱,站起来大声道:“太后如此行事,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

吾等身为大明官员,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后将大明带入深渊!”

一言既出,满堂寂静,杨维垣见自己的话,起到了石破天惊地效果,心里七上八下的打鼓,面上却装得十分平静,仿佛为了天下苍生,他已经抛弃了身家性命,准备赴死!

喜欢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