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来阁>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 第359节(第3页)

第359节(第3页)

自此,西域各国的规矩随刘挽强势而且高情商的拉拢与互利之下,自不必说,都唯大汉以马首是瞻。

若非五年前大将军卫青征于西南之地,突然生病倒下,那时候大战在即,刘彻也不会将刘挽从北调到南,以令刘挽速速接手西南之地,迅速平定西南,而且最近又开始接手东北之事。

那些个落后的部族,以为他们依山傍水必然能够拦下大汉的军队。是,大汉是得一个个的将他们收拾妥当,如卫青自漠北之战后,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平定西南和东北等地上,每平定一国,刘彻就给卫青以免死一次的机会,如今卫家得到的荣宠,世间无可敌之人。

但念及卫青所立下的显赫功劳,谁都不得不服。

而刘挽比之卫青的功劳,于大汉之内,不相伯仲。而自刘挽接手后,无论是西南亦或者东北,只在于安定。

在这一点上,刘彻选择将刘挽调过去的最大原因莫过于刘挽懂得安定人心,也懂得该用哪一种方式可以让人心聚拢。

在刘彻看来,打下了城守不住,反反复复是最让人闹心的,卫青作为一个大将军,他未必没有能力像刘挽一样,安抚于人心,收拢人心,但他的位置注定让他没有办法做得太多,只因为做多了反而会让他无法再上战场。

战场,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人,卫青此生所愿是死在战场之上。

于西南之时,卫青已然命悬一线,这样的情况下刘彻丝毫没有犹豫,立刻让卫青回长安休养。

西南多瘴气,在许多的人眼里西南临山靠水,山林茂密,让人根本无法探清西南到底有什么东西,有多少的人。

但边境不宁,刘彻是断然不能容忍的。

随百越安定,刘彻也从百越人的口中得知山中山民不少,都未经教化,说的都是他们听不懂的语言。

那也没有什么关系对吧。

人在刘彻看来才是最重要的。大汉地大物博,只要有人,大汉就能容得下。

随后刘彻让人将大部分的兵力开始向南移,西域有刘挽在,一个刘挽顶得上十万大军,事实也一如刘彻所料。

刘挽在,不管有多少想要冒犯大汉的人,他们都将为此而付出代价,没有一个会是例外。有勇有谋的刘挽,既能令西域各国见识大汉的强势,也会让西域各国明白,追随于大汉,于他们百利而无一害。

随着西域的安定,各国的臣服,大汉与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文化的融合让大汉越来越繁荣,也越来越美好。

刘挽自北到南后,短短的五年时间,更令百越等国,以及山民们归附,无数的山民归于汉,愿意从山上下来,大汉突然得了众多的人口,更叫刘彻甚喜。与之而来,如何安定山民,避免让这么多的人成为大汉的心腹大患也算得上是重中之重。

相对于这个问题,山民的代表,甚至是西南和东北各小国都觉得,他们听到太多的人称赞大汉的繁荣,很是想前往大汉拜见大汉的皇帝,也见识见识大汉京都的繁华。

那有何不可呢?

对于各小国们的要求,刘彻也想知道究竟如今的大汉已然是怎么样的存在,西南之境,东北各地,刘挽曾论及这些地方绝对不能落在别人的手里,须得他们大汉握在手中。开疆辟土是刘彻所想,刘挽可能在这一点上有一些别的想法,但他们父女的目的是一致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彻更愿意放手让刘挽去干。

事实也证明刘彻是对的。

西南和东北的山民和小国们愿意入大汉且让他们入,长安很大,能容得下很多的人。

与之而来,也是凑巧,西域各国早已有了不成文的约定,每五年进贡大汉一回,他们怕是对刘彻也有所了解,明白大汉的这位皇帝是一个相对比较喜欢被人放在心上,捧在手里的类型,故,为了各国能够得到更多的利,他们十分愿意来一趟大汉。

毕竟,来归来,也不会白来,大汉的丝绸陶瓷等物,纵然不是没有运往他们各国的,但依然不及长安的精美。

因此,如今的长安热闹非凡,刘彻作为一个最是喜欢热闹的人,也是乐得见各种新奇的人和物,更喜欢群臣在他脚下臣服,各国向他表示归顺的场面。

上林苑经过刘彻多年的修缮,那是金碧辉煌,尽显皇室的威严。作为初次来到大汉的人们,但见长安的建筑已然让他们叹为观止,再见上林苑,已然是惊为仙居。

不得不说,听他们的夸赞,刘彻的心情越发的愉悦,对啊对啊,他的大汉本就是他们仰望的存在。

不过,想来大汉长见识的人是存在的,有一些国未必不是存了别样的心思,

如此时的上林苑里,有人摆设了一个精致的架子,而在这个架子里设有机关,做出这样一个物件的国家扬言天下没有一个人能够射得中他们设于其中的玲珑孔。

大汉自以为箭术高明的人都试过,不过却都没有办法射中。因这样的一个架子内设了一层一层的机关,位于中央的玲珑孔只有拇指一般的大小,既是机关,孔更是会动的,整个架子只要按到开关便开始转动,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个又一个尝试的人都败下了,也令送来如此机关的国家骄傲无比。

read_xia();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